互联互通社区,专注于IT互联网交流与学习,致力于打造最具价值的IT互联网智库中心。

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融合建设重点  

发布时间:2023-07-07 10:31:24.0
1 整体架构

基于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的关联分析,本文从基础设施融合、数据融合、平台融合和业务融合的角度提出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协同建设“八横四纵”整体架构(见图1),包括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共性支撑、业务协同、数字资源管理、智慧应用、大脑和统一门户在内的“八横”体系,以及安全保障、组织保障、标准规范、运营管理“四纵”体系。



具体来说,构建“云网端”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为政府履职和城市运行服务提供统一支撑。数据资源体系整合政企数据,为多主体、多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数据开放等数据资源管理和服务。共性支撑体系为业务提供统一的技术能力、时空底座和通用性能力支持,通过模块化、工具化的方式方便上层业务协同调用。业务协同体系是推动实现政府内部关系以及政府—社会、政府—市场关系的协同治理和服务的重要平台枢纽,包括一体化政务在线服务平台、统一的决策辅助平台、统一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等。数字资源管理体系,动态管理包括数据、应用、组件、指标等在内的数字资源体系,为资源能力调用提供统一的运营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涵盖综合性场景的智慧应用体系,以及提供智慧化决策、控制和服务支撑的大脑体系,并形成统一入口、服务集成、多端服务的门户体系,全方位服务政府运行、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

2 打造绿色、安全的基础设施体系,强化集约化建设

当前国家和省级层面均强调数字基础设施的集约统筹建设,由于各地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已历经多年,存在重复投资、折旧速度快、建设水平层次不齐、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在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时,一是要统筹考虑未来政府运行、城市治理和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因地制宜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规划建设,强化5G基站、物联感知终端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用,采用多云纳管的方式对现有云资源进行管理,加大政府机关、公共场所、商务楼宇等现有数字基础设施资源开放力度。二是突出安全可靠。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多样化智能终端安全、多种异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诸多风险挑战,需加速硬件、软件、应用的国产化替代,探索基于区块链的新型数据加密技术构建安全底座,提升数据从采集到应用全流程的安全性。三是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积极探索和使用绿色低碳技术,通过云网边协同、虚拟化技术、共建共享等手段降低包括数据中心、5G基站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耗能,促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低碳目标的实现。

3 横纵打通数据通道,夯实三融五跨基础

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建设都需以数据作为核心要素,目前80%的社会经济运行数据都由政府掌握,在打通政府数据壁垒的基础上建设融合企业、民众多方数据资源体系的数据平台是促进政、企、民高效互动的基础。近期发布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建设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系统,省级政务数据平台和国务院部门政务数据平台都要与国家平台进行对接,并按需接入机构数据、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

由此,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数据汇聚融合,加强国、省、市、县四级垂直业务系统以及同级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探索政务数据、社会数据融合创新,支撑政务数据、社会数据互联互通,通过数据开放吸纳社会主体参与应用创新。另一方面需强化基层数据资源的共享整合,目前各地方和部门多存在垂直管理部门数据共享开放和基层数据回流的问题,进而导致基层治理应用场景无数可用,要以基层疫情防控、社区安防、辖区网格化管理等为抓手,以业务建模带动数据联动,推动基层政府与垂直部门的数据共享融合,同时加强数据分析模型共建共享,强化基层数据的精准化运用能力。

4 完善共性支撑能力,强化业务协同联动

为面向包括政府内部整体协同、公共治理与公共服务在内的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多元业务需求,解决政务系统功能重复、应用建设分散、跨部门协同调度困难等问题,需要沉淀共性数据能力与技术能力,从省市级层面统筹梳理业务需求和场景清单,将通用性、功能性资源融合并封装,形成标准化、组件化业务支撑模块以便快速调用,实现数据和技术能力在城市治理、政务服务、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通用性能力复用与融合,推动政府内外部创新业务场景的快速开发,并降低市、县自建系统成本和部门间共性技术能力重复建设问题,提升政府整体协同能力、主动响应和精准服务能力。目前,多地都在大力推进“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协同”建设,要进一步推进三网融合,需从数据共享交换和共性支撑能力层面实现跨部门数据融合分析,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共性技术,促进跨场景的融合建设。

5 数字资源一体化管理,统筹推进应用系统建设

当前,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存在各地各部门数字资源分散、数字基础设施和应用建设水平有限、重复建设等共性问题。

一方面,构建一体化的数字资源管理体系可有效动态掌握数字资源账目,对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基础设施、业务数据、应用系统等数字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进而构建涵盖云网基础设施、算力、项目、数据、组件、指标、模型、应用等在内的数字资源体系“总账本”,以项目管理方式对未来开发建设的应用系统进行监督管理,实现各地各部门优质数字资源跨部门、跨层级高效共享利用。

另一方面,通过统一的数字资源管理体系可以为广大地区提供优质基础能力,通过应用超市及组件超市等形式提供可复用产品和定制化服务,是有效调动全省资源、为市县提供集约化支撑能力的重要手段,真正实现“一地创新、多地复用”。与此同时,这也是对接政企能力的平台,政府可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优秀产品复用各地提供渠道,形成政企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6 加快利企便民智慧化应用建设,提升基层智慧化水平

当下,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建设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智慧城市着力解决城市化发展与人民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强化民众体验感。数字政府建设也在优化营商环境、经济运行监测、产融服务等方面加速建设智慧化平台及应用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能力的感知。虽然二者建设目标存在一致,在省、市层面也在统筹推进智慧化应用建设,但是两者都仍然面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问题,未来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的服务及治理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从顶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标准体系等方面突破上下壁垒,推动横纵联动治理体系深入基层。

智慧社区建设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要充分整合卫健、住建、应急、综治、执法等部门系统基层入口,构建涵盖网格化治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基层治理的感知、干预和调配等综合能力。浙江已经开始大力探索“三化九场景”未来社区建设,将其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从数字化单向赋能基层社区提升为重塑政府、市场、个人多主体关系,进而推进共同富裕与数字化改革的双向赋能。
推荐阅读